徐承涛,1971年出生于福州鼓山脚下,虽然在寿山石雕之乡长大,但他自幼喜欢的却是美术,真正接触石雕却是在高中毕业之后时年18岁的他无意中拿起刻刀,不料想从此就迷上了这个行业,由于有比较扎实的美术功底,再加上他虚心好学、善博采众家之长,所以虽然半路出家,却很快就在石雕界名声鹊起。当时许多人想在薄意和高浮雕中引入弥勒形象,但总是不尽如人意,喜欢弥勒的徐承涛也在默默努力,他仔细研究寿山石圆雕和瓷器雕刻中的弥勒,并结合一些美术作品中的弥勒,1996年底终于成功将弥勒引进到薄意和高浮雕中,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弥勒形象。1998年,已初具名气的徐承涛在冯志杰(石颠)的点拨下,对自己运刀的方法以及对原材料的处理方式进一步调整,作品水平也从此得以进一步大幅度提升。从艺近20年来,徐承涛在业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,他的石雕作品福地洞天1999年就被福州美术局作为庆千禧寿山石雕展的宣传重点,其他作品也先后多次在各种比赛、展览中获奖,但自学成材、并常被其他青年石雕艺人尊称为师傅的他仍喜欢天马行空的自由,闲暇时常与陈奋武、黄捷等书画名家在一起探讨艺术,在思考寿山石雕发展的同时也从中汲取雕刻的新理念,以期取得更进一步的成就。